素士

词典解释: sù shì 1.犹言布衣之士。亦指贫寒的读书人。国语辞典注音 ㄙㄨˋ ㄕˋ  拼音 sù shì不仕宦的儒者。▶ 《三國志.卷一○.魏書.賈詡傳》:「願將軍恢崇德度,躬之業。」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247页 第9卷 730

词典名字:

素士

词典发音:

sù shì

国语辞典
犹言布衣之士。亦指贫寒的读书人。
基本解释

素士[ sù shì ]

⒈  不仕宦儒者

《三国志·卷一〇·魏书·贾诩传》:「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布衣之士。亦指贫寒的读书人。

《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
葛洪 《抱朴子·崇教》:“若使素士,则昼躬耕餬口,夜薪火修业。”
韦应物 《答韩库部》诗:“名列金闺籍心与素士同。”
清 赵翼 《立崖诸公方营杜阁并祠白公》诗:“始嘆达官力,逈胜素士猛。”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素士

  • 素士:汉语词汇
  • 素士:素士牙刷
  • 素士 (汉语词汇)

  • 素士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sù shì,
  • 犹言布衣之士。亦指贫寒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