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头虏

词典解释: suǒ tóu lǔ 1.见"索头"。国语辞典注音 ㄙㄨㄛˇ ㄊㄡˊ ㄌㄨˇ  拼音 suǒ tóu lǔ南北朝時,北朝人編髮為辮,狀似繩索,南朝人譏詆其為「索頭虜」。▶ 《宋書.卷九五.索虜傳》:「索頭虜姓託跋氏,其先漢將李陵後也。陵降匈奴,有數百千種,各立名數,索頭亦其一也。」亦稱為「索頭」、「索虜」。

词典名字:

索头虏

词典发音:

suǒ tóu lǔ

国语辞典
见"索头"。
基本解释

索头虏[ suǒ tóu lǔ ]

⒈  南北朝时,北朝人编发为辫,状似绳索南朝讥诋其为「索头虏」。

《宋书·卷九五·索虏传》:「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数,索头亦其一也。」

引证解释

⒈  见“索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索头虏

  • 索头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uǒ tóu lǔ,是指 南北朝 时 南朝 对北方民族的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