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勒帛

词典解释


红绸的腰带。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成都〕士人家子弟,无贫富,皆著芦心布衣,红勒帛,狭如一指大。”
宋代刘幾作文,好为怪险之语,欧阳修深恶之。后来刘幾应考,适逢欧阳修做考官,就用红笔在试卷上打一个大横杠,全部抹掉。见沈括《梦溪笔谈》卷九。后因称用红笔涂抹文章为“红勒帛”。也简为“红勒”。《聊斋志异·陆判》:“朱献窗稿,陆辄红勒之。”

词典名字:

红勒帛

词典发音:

hóng lè bó

国语辞典
1.用红帛制的腰带。 2.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崄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欧阳公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公曰'此必刘几也',戏续之曰:'秀才剌,试官刷。'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帛,判'大纰缪'字榜之,既而果几也。"后因谓以朱笔涂抹文字为红勒帛。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用红帛制的腰带。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成都士人家子弟,无贫富皆著芦心布衣,红勒帛狭如一指大,稍异此则共嘲笑,以为非士流也。”

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士人 刘几 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嶮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后因谓以朱笔涂抹文字为红勒帛。

欧阳公 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公曰‘此必 刘几 也’,戏续之曰:‘秀才剌,试官刷。’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帛,判‘大紕繆’字榜之,既而果 几 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