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汗

词典解释

中医学病症名。外感热病过程中见*鼻衄,其热随衄而解者,犹如汗出而热解,故称。《伤寒论》:“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明方有执注:“北人谓衄为红汗。”

词典名字:

红汗

词典发音:

hóng hàn

国语辞典
1.妇女的汗。因妇女面上施胭脂,流汗则与之俱下,其色红,故曰红汗。 2.中医学症候名。外感热病过程中见鼻衄,其热随衄而解,犹汗出而热解,故称红汗。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妇女的汗。因妇女面上施胭脂,流汗则与之俱下,其色红,故曰红汗。按,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红汗》谓 杨贵妃 夏日畏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

唐 李端 《胡腾儿》诗:“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⒉  中医学症候名。外感热病过程中见鼻衄,其热随衄而解,犹汗出而热解,故称红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红汗

  • 妇女的汗。因妇女面上施胭脂,流汗则与之俱下,其色红,故曰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