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

词典解释: yuē fǎ 1.谓约束以法。 2.简省法令。 3.宪法制定前,暂行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如辛亥革命后所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亦指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过程中制定的政策或法律。如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公布的八章。国语辞典注音 ㄩㄝ ㄈㄚˇ  拼音 yuē fǎ1. 以法規相約束。▶ 《韓詩外傳.卷一○》:「制禮約法於四方,臣弗如也。」2. 國家憲法制訂以前,由議會制定讓政府跟民眾相約共守的法律。

词典名字:

约法

词典发音:

yuē fǎ

国语辞典

约法 yuēfǎ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简约法令。也指国家在未成立以前,由议会制定政府与人民共同遵守的根本法

基本解释

约法[ yuē fǎ ]

⒈  以法规相约束。

《韩诗外传·卷一〇》:「制礼约法于四方,臣弗如也。」

⒉  国家宪法制订以前,由议会制定让政府跟民众相约共守的法律。

引证解释

⒈  谓约束以法。

韩诗外传》卷十:“制礼约法於四方,臣弗如也。”
《后汉书·乌桓传》:“其约法:违大人言者,罪至死。”
南史·袁昂传》:“幸因约法之弘,承解网之宥,犹当降等薪粲遂乃顿释钳赭。”

⒉  简省法令。

《汉书·食货志上》:“上於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晋书·李雄载记》:“雄 性宽厚,简刑约法,甚有名称。”

⒊  宪法制定前,暂行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如辛亥革命后所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亦指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过程中制定的政策或法律。如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公布的约法八章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约法

  • 约法,指简约法令。也指国家在未成立以前,由议会制定政府与人民共同遵守的根本法。
  • 出处:《韩诗外传》卷十:“制礼约法於四方,臣弗如也。”
  • 《后汉书·乌桓传》:“其约法:违大人言者,罪至死。”
  • 《南史·袁昂传》:“幸因约法之弘,承解网之宥,犹当降等薪粲,遂乃顿释钳赭。”
  • 《汉书·食货志上》:“上於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 《晋书·李雄载记》:“ 雄 性宽厚,简刑约法,甚有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