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

词典解释

1. [sketch;outline]:主题的概要一八四四年又把这些扎记加以充实,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率的纲要。--《物种起源导言》

2. [essential;compendium]:将一本篇幅较大的书的内容压缩而成的概要《中国历史纲要》《全国农业发要纲要》

大纲要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洽闻之士,宜撮纲要,览华而食实,弃邪而採正。”《隋书·律历志下》:“疎而不漏,纲要克举。” 唐 孙过庭 《书谱》:“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随而受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惟 光武 有人君之度,而躬亲吏事,失其纲要。”

词典名字:

纲要

词典发音:

gāng yào

国语辞典

纲要 gāngyào

(1) [sketch;outline]∶主题的概要

一八四四年又把这些扎记加以充实,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率的纲要。——《<物种起源>导言》

(2) [essential;compendium]∶将一本篇幅较大的书的内容压缩而成的概要

《中国历史纲要》

《全国农业发要纲要》

基本解释

纲要[ gāng yào ]

⒈  纲领及要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然洽闻之士,宜撮纲要。」
《隋书·卷一八·律历志下》:「疏而不漏,纲要克举。」

大纲 纲目

细目

⒉  书籍或法令的总纲大要

如:「地方自治纲要」。

引证解释

⒈  大纲要领。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洽闻之士,宜撮纲要,览华而食实,弃邪而採正。”
《隋书·律历志下》:“疎而不漏,纲要克举。”
唐 孙过庭 《书谱》:“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随而受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惟 光武 有人君之度,而躬亲吏事,失其纲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纲要 (《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简称)

  • “纲要”是一个简称或简写,全称为:《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或《1956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即为: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提纲挈领的要点。
  • 《纲要》是一九五六年及之后十二年内指导全国农业发展的主导方针,亦即纲领性文件。
  • 纲要 (汉语词语)

  • 《纲要》,“纲”,原指网上的大绳。汉代郑玄《诗谱序》中说:“举一纲而万目张。”又引伸为事物的关键部主持,如大纲。“要”是重要的意思,与“纲”有异曲同工之意,又有“要点”之别。“纲”“要”并用,即为:提纲挈领的要点,亦即一本书、一个规划、一个宣言、一个文本的等结构性的、主要的、核心的和实质性内容的总结、概述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