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扎

词典解释: zhǐ zhā 1.即纸札。用纸和竹篾扎成的冥器。国语辞典注音 ㄓˇ ㄓㄚˊ  拼音 zhǐ zhá以竹片為支架,外糊以紙;或紙製的冥器。▶ 《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我自己打下墳,合下棺材,做下紙紮。」亦作「紙劄」。

词典名字:

纸扎

词典发音:

zhǐ zhā

国语辞典
1.即纸札。用纸和竹篾扎成的冥器。
基本解释

纸扎[ zhǐ zhá ]

⒈  以竹片为支架,外糊以纸;或纸制的冥器。也作「纸劄」。

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我自己打下坟,合下棺材,做下纸扎。」

引证解释

⒈  同“纸紥”。

⒉  即纸札。用纸和竹篾扎成的冥器。参见“纸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纸扎

  • 纸扎,在民间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扎作、糊纸、扎纸、扎纸库、扎罩子、彩糊等。广义的纸扎包括彩门、灵棚、戏台、店铺门面装潢、匾额及扎作人物、纸马、戏文、舞具、风筝、灯彩等。狭义的纸扎指的是丧俗纸扎,主要指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焚烧的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