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

词典解释: jīng fèi (机关、学校等)经常支出的费用。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ㄥ ㄈㄟˋ  拼音 jīng fèi1. 經常的費用。▶ 《史記.卷三○.平準書》:「不領於天下之經費。」▶ 《新唐書.卷八.敬宗本紀》:「免京畿、河南青苗稅,減宮禁經費。」2. 辦事的費用。▶ 《宋史.卷一七九.食貨志下一》:「祖宗置內藏庫貯經費餘財。」▶ 《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不過經費無多,館況是不見得很佳的。」

词典名字:

经费

词典发音:

jīng fèi

国语辞典

经费 jīngfèi

[funds] 经常支出的费用

节约经费

基本解释

经费[ jīng fèi ]

⒈  经常的费用。

《史记·卷三〇·平准书》:「不领于天下之经费。」
《新唐书·卷八·敬宗本纪》:「免京畿、河南青苗税,减宫禁经费。」

⒉  办事的费用。

《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祖宗置内藏库贮经费余财。」
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不过经费无多,馆况是不见得很佳的。」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国家经常费用。

《史记·平準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於天下之经费。”
司马贞 索隐:“不领入天子之常税,为一年之费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乙丑,停盐铁使进献,旧盐铁钱物,悉入正库,一助经费。”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

⒉  今亦指经办事业支出的费用。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印的时候,我想用较好的纸,另印一百本,自备经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经费

  • 经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工作任务和事业计划所需经常费用的统称。这些单位一般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没有独立、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虽有一部分收入,但大都不足以抵补本身的业务支出,需要国家预算拨付经费。经费按用途可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或分为维持经费和发展经费。前者指维持原有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及规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后者是指在计划年度内,经批准新增加的机构、人员或其他事业项目所需的经费。原单位增加少量人员,不增设机构和不扩大事业项目的,属于自然增长,不作为发展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