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魁

词典解释: jīng kuí1.明清科举考试分五经取士,每科乡试及会试的前五名即分别于五经中各取其第一名,称为。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ㄥ ㄎㄨㄟˊ  拼音 jīng kuí科舉時代鄉試中試的前五名。因各為五經中的第一名,故稱為「經魁」。▶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只聽得外面叫喊連天,鑼聲不絕,扯住討賞,報燦若中了第三名經魁。」亦稱為「經元」。

词典名字:

经魁

词典发音:

jīng kuí

国语辞典
明清科举考试分五经取士,每科乡试及会试的前五名即分别于五经中各取其第一名,称为经魁。
基本解释

经魁[ jīng kuí ]

⒈  科举时代乡试中试的前五名。因各为五经中的第一名,故称为「经魁」。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只听得外面叫喊连天,锣声不绝,扯住讨赏,报灿若中了第三名经魁。」

引证解释

⒈  明 清 科举考试分五经取士,每科乡试及会试的前五名即分别于五经中各取其第一名,称为经魁。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正想之际,只听得外面叫喊连天,锣声不絶,扯住讨赏,报 灿若 中了第三名经魁。”
李渔 《巧团圆·哗嗣》:“众:‘报中乡试第四名经魁,快写赏单。’”
陆云标 《庚申年陈墓镇记略》:“陈俊臺 係乙酉科经魁 陈竺生 之子,现已游廩食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经魁

  • 明科举有以五经取士之法,每经各取一名为首,名为经魁。乡试中每科必于五经中各中一名,列为前五名。清亦沿称前五名为五经魁,或五魁。
  • 乡试第三、第四、第五名被称为“经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