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老人

词典解释

《左传·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 晋悼夫人 食舆人之城 杞 者, 絳县 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於食。 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 师旷 曰:‘……七十三年矣。’ 史赵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 士文伯 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后因称高寿之人为“絳县老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昔 絳县老人 屈在泥涂, 赵孟 升之,诸侯用睦。” 清 钱谦益 《<王氏族谱>序》:“里中 王氏 兆吉 纂修族谱,既卒事,以余为 絳县 之老人,就而问焉。”亦省作“絳人”、“絳老”、“絳生”。 唐 刘长卿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诗:“天清婺女出,土厚 絳 人多。” 宋 秦观 《代谢历日表》:“宣布詔条,预识金穰之岁;省观风俗,不疑 絳 老之年。” 宋 苏辙 《赠史文通奉议》诗之二:“早岁识巖客,近时逢 絳 生。”

词典名字:

绛县老人

词典发音:

jiàng xiàn lǎo rén

国语辞典
1.《左传.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后因称高寿之人为"绛县老人"。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左传·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 晋悼夫人 食舆人之城 杞 者, 絳县 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於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

师旷 曰:‘……七十三年矣。’ 史赵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 士文伯 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
后因称高寿之人为“絳县老人”。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昔 絳县老人 屈在泥涂, 赵孟 升之,诸侯用睦。”
钱谦益 《<王氏族谱>序》:“里中 王氏 兆吉 纂修族谱,既卒事,以余为 絳县 之老人,就而问焉。”
亦省作“絳人”、“絳老”、“絳生”。 唐 刘长卿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诗:“天清婺女出,土厚 絳 人多。”
宋 秦观 《代谢历日表》:“宣布詔条,预识金穰之岁;省观风俗,不疑 絳 老之年。”
苏辙 《赠史文通奉议》诗之二:“早岁识巖客,近时逢 絳 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绛县老人

  • 词目:绛县老人
  • 拼音:jiàng xiàn lǎo rén
  • 注音:ㄐㄧㄤˋ ㄒㄧㄢˋ ㄌㄠˇ ㄖㄣˊ
  • 解释:指高寿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