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画

词典解释: xiù huà 1.用彩色丝绣成的画图。三国时吴主孙权之赵夫人能在方帛上刺绣,作列国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的画图。时人谓之针绝。见晋王嘉《拾遗记.吴》。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ㄡˋ ㄏㄨㄚˋ  拼音 xiù huà用絲線繡成的圖畫。三國時吳主趙夫人所創,趙夫人手巧且善畫,能於指間以綵絲織雲霞龍蛇之錦。▶ 見晉.王嘉《拾遺記.卷八》。▶ 唐.李山甫〈寒食〉詩二首之一:「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

词典名字:

绣画

词典发音:

xiù huà

国语辞典
用彩色丝绣成的画图。三国时吴主孙权之赵夫人能在方帛上刺绣,作列国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的画图。时人谓之针绝。见晋王嘉《拾遗记.吴》。
基本解释

绣画[ xiù huà ]

⒈  用丝线绣成的图画。三国时吴主赵夫人所创,赵夫人手巧且善画,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云霞龙蛇之锦。见晋·王嘉《拾遗记·卷八》。

唐·李山甫〈寒食〉诗二首之一:「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引证解释

⒈  用彩色丝绣成的画图。 三国 时 吴主 孙权 之 赵夫人 能在方帛上刺绣,作列国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的画图。时人谓之针绝。见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唐 李山甫 《寒食诗》之一:“万井楼臺疑绣画,九原珠翠烟霞。”
宋 司马光 《石阁望春》诗:“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绣画

  • 绣画,即刺绣为画,指用丝线等在绸和布上缀成图画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