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子

词典解释: chuò zǐ 1.古代背心之别称。 2.金代妇女所服的套衣。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ㄛˋ ˙ㄗ  拼音 chuò zi1. 背心。▶ 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三.旗旐采章部.半臂》:「唐高祖減其袖,謂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間,或曰綽子。士人競服,隋始制之也。今俗名搭護。」2. 金代許嫁的婦女所穿的套衣。▶ 《金史.卷四三.輿服志下》:「許嫁之女,則服綽子。製如婦人服,以紅或銀褐明金為之。對襟彩領,前齊拂地,後曳五寸餘。」

词典名字:

绰子

词典发音:

chuò zi

国语辞典
1.古代背心之别称。 2.金代妇女所服的套衣。
基本解释

绰子[ chuò zi ]

⒈  背心。

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三·旗旐采章部·半臂》:「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间,或曰绰子。士人竞服,隋始制之也。今俗名搭护。」

⒉  金代许嫁的妇女所穿的套衣。

《金史·卷四三·舆服志下》:「许嫁之女,则服绰子。制如妇人服,以红或银褐明金为之。对襟彩领,前齐拂地,后曳五寸余。」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背心之别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冠冕首饰·半臂》:“唐高祖 减其袖,谓之半臂。今背子也。

江 淮 之间,或曰绰子。”

⒉  金 代妇女所服的套衣。

《金史·舆服志下》:“许嫁之女则服绰子,制如妇人之服,以红或银褐明金为之,对襟彩领,前齐拂地,后曳五寸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绰子

  • 又称背子。宋代妇女通常的服饰,包括贵族妇女平时所穿的常服,大多为上衣袄、襦、衫、背子、半臂等,下身为裙子、裤等。宋代背子样式,为对襟、窄袖,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衣襟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绳带系连,任其露出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