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

词典解释: mián shān 1.亦作""。 2.山名。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山下有地名绵上,故名。相传春秋时晋介之推隐此山中,故又称介山。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ㄢˊ ㄕㄢ  拼音 mián shān山名:(1)在山西省介休縣東南,春秋時介之推即隱於此。亦稱為「介山」。(2)在山西省平定縣東,舊亦傳介之推隱處,上有介子廟。(3)在四川省綿陽縣北。(4)在河北省昌平縣東。

词典名字:

绵山

词典发音:

mián shān

国语辞典
1.亦作"绵山"。 2.山名。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山下有地名绵上,故名绵山。相传春秋时晋介之推隐此山中,故又称介山。
基本解释

绵山[ mián shān ]

⒈  山名:(1)​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春秋时介之推即隐于此。也称为「介山」。(2)​在山西省平定县东,旧亦传介之推隐处,上有介子庙。(3)​在四川省绵阳县北。(4)​在河北省昌平县东。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緜山”。山名。在 山西省 介休县 东南,山下有地名 绵上,故名 绵山。相传 春秋 时 晋 介之推 隐此山中,故又称 介山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汾水 又南,与 石桐水 合,即 緜水 也。水出 界休县 之 緜山,北流逕 石桐寺,即 介之推 之祠也。昔 子推晋文公 之赏而隐于 绵上 之山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