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然

词典解释

1.遥远貌。

2.思念貌。

词典名字:

缅然

词典发音:

miǎn rán

国语辞典
1.遥远貌。 2.思念貌。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遥远貌。

《文选·陆机<赴洛诗>之一》:“肆目眇不及,缅然若双潜。”
吕向 注:“缅,远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庐山 之南有 上霄石,高壁缅然,与霄汉连接。”
唐 元稹 《和乐天赠樊著作》:“缅然千载后,后圣孔宣。”
宋 王安石 《答姚闢书》:“守经而不苟世,其于道也几,其去蹈利者,则缅然矣。”

⒉  思念貌。

《国语·楚语上》:“彼惧而奔 郑,缅然引领南望。”
《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咸与 靖 书,申陈旧好,情义款至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王朗 与 文休 书曰:‘……临书愴悢,有怀缅然。’”
晋 陶潜 《游斜川》诗:“迥泽散游目,缅然睇 曾丘。”
清 张丹 《晏城》诗:“平仲采地,缅然起思慕。”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缅然

  • 缅然,读音为mian ran,解释为遥远的样子,出处:1,《国语·楚语上》:“彼惧而奔郑,缅然引领南望。”2,王安石《答姚辟书》:“守经而不苟世,其于道也几,其去蹈利者则缅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