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

词典解释: qiāng zú 分布于四川的少数民族。约19?8万人(1990年)。用羌语。无文字,长期通用汉文。崇奉屋顶白石为天神。喜吹羌笛,自娱自乐。流行“跳盔甲”传统祭礼舞。传统节日有羌年等。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擅长掘井和石砌建筑技术。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ㄤ ㄗㄨˊ  拼音 qiāng zú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現居四川西北邊境的松潘、黑水、理縣、汶川、茂汶等縣。人口約二十萬。以農耕維生,兼事狩獵、畜牧。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有南北兩種方言,大多兼通漢語,無文字。信奉喇嘛教及本身原始宗教。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675页 第9卷 15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40页

词典名字:

羌族

词典发音:

qiāng zú

国语辞典
分布于四川的少数民族。约198万人(1990年)。用羌语。无文字,长期通用汉文。崇奉屋顶白石为天神。喜吹羌笛,自娱自乐。流行“跳盔甲”传统祭礼舞。传统节日有羌年等。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擅长掘井和石砌建筑技术。
基本解释

羌族[ qiāng zú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居四川西北边境的松潘、黑水、理县、汶川、茂汶等县。人口约二十万。以农耕维生,兼事狩猎、畜牧。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两种方言,大多兼通汉语,无文字。信奉喇嘛教及本身原始宗教

英语Qiang ethnic group, nowadays esp. in north Sichuan

德语Qiang

法语Qiang (ethnie)​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尔玛”。十九万八千余人。主要聚居在 四川省 茂汶羌族自治县 和 松潘县 南部。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解放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经济文教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羌族

  • 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民族语言为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
  • 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
  •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羌族总人口数为3095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