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刺

词典解释

中国古代文论术语。强调诗歌必须具备扬善抑恶的美刺作用。“美”,即赞美,肯定一切美善的人与事;“刺”,即讽刺,揭露时弊,讽刺、批评不良风尚,规劝人们改过。汉郑玄《诗谱序》认为《诗经》“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时,所以匡救其恶”。美刺说注重文学的社会教育功能,使文学起干预生活、匡正时弊的作用,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有重要影响。

词典名字:

美刺

词典发音:

měi cì

国语辞典
称美与讽恶。多用于诗文。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称美与讽恶。多用于诗文。

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篇章以陈美刺,论难以覈有无。”
《诗·召南·甘棠序》“美 召伯 也” 唐 孔颖达 疏:“至於变诗美刺,各於其时,故善者言美,恶者言刺。”
唐 白居易 《策林·议文章》:“今褒贬之文无覈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
刘基 《书绍兴达鲁花赤德政诗后》:“予闻《国风》《雅》《颂》,诗之体也;而美刺风戒,则为作诗者之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美刺

  • 美刺:中国古代关于诗歌社会功能的一种说法
  • 美刺:汉语词汇
  • 美刺 (汉语词汇)

  • 美刺,汉语词汇。
  • 拼音:měi cì
  • 释义:称美与讽恶。多用于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