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凳

词典解释: lǎo hǔ dèng 旧时的残酷刑具。是一条长凳,让人坐在上面,两腿平放在凳子上,膝盖紧紧绑住,然后在脚跟下垫砖瓦,垫得越高,痛苦越大。国语辞典注音 ㄌㄠˇ ㄏㄨˇ ㄉㄥˋ  拼音 lǎo hǔ dèng一種舊時的刑具。使犯人坐於長凳上,兩腿平放,緊綁膝蓋關節於長凳,再於腳跟下墊磚瓦,使其腳部作反向的扭曲,腳跟墊得愈高,則愈痛苦,極為殘酷不人道。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768页 第8卷 612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79页

词典名字:

老虎凳

词典发音:

lǎo hǔ dèng

国语辞典
  • 旧时一种残酷的刑具。用刑时使受刑人伸腿平坐于长凳,将膝盖系于其上,然后在脚跟下垫砖,愈垫愈高以逼供。
  • 基本解释

    老虎凳[ lǎo hǔ dèng ]

    ⒈  一种旧时的刑具。使犯人坐于长凳上,两腿平放,紧绑膝盖关节于长凳,再于脚跟下垫砖瓦,使其脚部作反向的扭曲,脚跟垫得愈高,则愈痛苦,极为残酷不人道

    引证解释

    ⒈  旧时一种残酷的刑具。用刑时使受刑伸腿平坐于长凳,将膝盖系于其上,然后在脚跟下垫砖,愈垫愈高以逼供。

    《革命民歌集·上海工人三次起义时的革命歌谣》:“老虎凳,绞刑架我伲咬紧钢牙。”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老虎凳

  • 老虎凳是中国旧社会特有的一种刑具,通过对双腿和膝盖关节施加人体无法承受的压力以达到折磨、拷问受刑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