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学

词典解释: kǎo jù xué 1.运用考据方法﹐对古籍语义和历代名物典章制度进行研究﹑考核﹑辨证﹐以期确凿有据的一种学问。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等主张"通经致用"﹐推崇汉儒朴实学风﹐反对宋儒空谈义理﹐开创了之先河。清阎若璩﹑胡渭等用考据方法治经﹐皆有所创获。至乾隆﹑嘉庆时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考据之学极盛。人尊之为"汉学"﹐以示与"宋学"有别。国语辞典注音 ㄎㄠˇ ㄐㄩˋ ㄒㄩㄝˊ  拼音 kǎo jù xué詮釋古書,求其證據,辨其真偽的學問。或稱為「考證學」。

词典名字:

考据学

词典发音:

kǎo jù xué

国语辞典
  • 运用考据方法,对古籍语义和历代名物典章制度进行研究、考核、辨证,以期确凿有据的一种学问。
  • 基本解释

    考据学[ kǎo jù xué ]

    ⒈  诠释古书,求其证据,辨其真伪的学问。

    引证解释

    ⒈  运用考据方法,对古籍语义和历代名物典章制度进行研究、考核、辨证,以期确凿有据的一种学问。 明 清 之际学者 顾炎武 等主张“通经致用”,推崇 汉 儒朴实学风,反对 宋 儒空谈义理,开创了考据学之先河。 清 阎若璩、胡渭 等用考据方法治经,皆有所创获。至 乾隆嘉庆 时 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 等考据之学极盛。人尊之为“汉学”,以示与“宋学”有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考据学

  • 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对于考据学,梁启超在“概论”中有几句扼要的话:其治学之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佚,等等。而引证取材,多极于两汉;故亦有“汉学”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