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

词典解释: 耐火度在1580°c以上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以黏土、石英、白云石、菱镁矿、石墨等天然矿物或人造氧化物、碳化物、硅化物、氮化物等为原料,经粉碎、混和、成型、干燥、烧成等工序制得,或直接用电熔法制得。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耐急冷急热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国语辞典注音 ㄋㄞˋ ㄏㄨㄛˇ ㄘㄞˊ ㄌㄧㄠˋ  拼音 nài huǒ cái liào一切可耐高溫,加熱後不易熔化、變形、變質的材料。此種材料大多由黏土、石英、石墨等礦物製成。 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30页

词典名字:

耐火材料

词典发音:

nài huǒ cái liào

国语辞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耐火材料

  • 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锥形体试样在没有荷重情况下,抵抗高温作用而不软化熔倒的摄氏温度。但仅以耐火度来定义已不能全面描述耐火材料了,1580℃并不是绝对的。现定义为凡物理化学性质允许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称为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用量最大,占总产量的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