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刮子

词典解释: ěr guā zi 耳光。国语辞典注音 ㄦˇ ㄍㄨㄚ ˙ㄗ  拼音 ěr guā zi巴掌。▶ 《文明小史.第三回》:「也有問過口供不對,捱著幾下的。」亦作「耳光」。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804页 第8卷 64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44页

词典名字:

耳刮子

词典发音:

ěr guā zǐ

国语辞典

耳刮子,耳掴子 ěrguāzi,ěrguāzi

[a box on the ear] 耳光

又打了巡捕一个耳刮子。——·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基本解释

耳刮子[ ěr guā zi ]

⒈  巴掌。也作「耳光」。

文明小史·第三回》:「也有问过口供不对,挨著几下耳刮子的。」

英语(coll.)​ a slap on one's face, a cuff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耳括子”。耳光。

《水浒传》第二一回:“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着!”
《西游记》第五二回:“﹝ 行者 ﹞急纵身跳个满怀,劈脸打了一个耳括子,回头就跑。”
《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 潘金莲 ﹞被 西门庆 兜脸一箇耳刮子。”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那一耳括子,也是 周瑜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耳刮子

  • 耳刮子,是汉语词汇,出自北方方言,解释为耳光、又称扇嘴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