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轮

词典解释: ěr lún 耳郭的边缘,大部分向前卷曲,下连耳垂。(图见〖耳朵〗)国语辞典注音 ㄦˇ ㄌㄨㄣˊ  拼音 ěr lún1. 耳朵。▶ 唐.王建〈晚秋病中〉詩:「萬事風吹過耳輪,貧兒活計亦曾聞。」2. 耳殼周圍的圓厚部分。或稱為「耳輪子」。

词典名字:

耳轮

词典发音:

ěr lún

国语辞典
  • 耳郭的边缘,下连耳垂。亦指耳朵。
  • 指一种耳饰。
  • 基本解释

    耳轮[ ěr lún ]

    ⒈  耳朵。

    唐·王建〈晚秋病中〉诗:「万事风吹过耳轮,贫儿活计亦曾闻。」

    ⒉  耳壳周围的圆厚部分。

    引证解释

    ⒈  耳郭的边缘,下连耳垂。亦指耳朵。

    王建晚秋病中》诗:“万事风吹过耳轮,贫儿活计亦曾闻。”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我头直上髮似揪,耳轮边热似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丘生》:“生大惧,投地求释,众置若罔闻,或揪耳轮,或扔髮辫。”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王头刚到水面, 眉间尺 的头便迎上来,狠命地在他耳轮上咬了一口。”

    ⒉  指一种耳饰。

    《瑜伽师地论》卷五六:“诸受欲者必以安缮那等先粧眉眼,次以耳璫耳轮等庄严其耳。”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二:“彼国王等或用金银作此耳轮,形如鉢支,著耳匡中,用以装饰,故名耳轮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耳轮

  • 耳轮:弯折的皮肤边缘,耳廓周围的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