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

词典解释: yē sū huì 1.天主教修会之一。1534年由西班牙人依纳爵.罗耀拉创立。会规强调会士应绝对服从教皇十六﹑十七世﹐该会的主要活动是维护教皇封建统治和反对宗教改革。于明末传入我国。来华的士中﹐著名的有利玛窦﹑艾儒略等。国语辞典注音 ㄧㄝ ㄙㄨ ㄏㄨㄟˋ  拼音 yē sū huì天主教的修道會,是基督舊教的一派。西班牙貴胄羅耀拉(Loyola)於西元一五四○年所創。有組織的向青少年施以宗教教育,並規定前往異教世界傳布福音,因此該會遍播世界各國。明、清間來華的湯若望、利瑪竇等都是此會教士,有助益於西洋文化的東傳。

词典名字:

耶稣会

词典发音:

yē sū huì

国语辞典
天主教修会之一。1534年由西班牙人依纳爵.罗耀拉创立。会规强调会士应绝对服从教皇十六﹑十七世﹐该会的主要活动是维护教皇封建统治和反对宗教改革。于明末传入我国。来华的耶稣会士中﹐著名的有利玛窦﹑艾儒略等。
基本解释

耶稣会[ yē sū huì ]

⒈  天主教的修道会,是基督旧教的一派。西班牙贵胄罗耀拉(Loyola)​于西元一五四〇年所创。有组织的向青少年施以宗教教育,并规定前往异教世界传布福音,因此该会遍播世界各国。明、清间来华的汤若望、利玛窦等都是此会教士,有助益于西洋文化的东传。

引证解释

⒈  天主教修会之一。1534年由 西班牙 人 依纳爵·罗耀拉 创立。会规强调会士应绝对服从教皇十六、十七世,该会的主要活动是维护教皇封建统治和反对宗教改革。於 明 末传入我国。来 华 的耶稣会士中,著名的有 利玛窦、艾儒略 等。

陈垣 《元西域人华化考·华化之意义》:“明 末 清 初之耶穌会士,可以谓之 华 化矣。”
陈垣 《吴渔山生平》:“往 澳 之明年,年五十一,入耶穌会。”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耶稣会

  • 耶稣会,天主教修会。1534年由圣罗耀拉在巴黎大学创立,1540年经教皇保禄三世批准。该会不再奉行中世纪宗教生活的许多规矩,如必须苦修和斋戒、穿统一制服等,而主张军队式的机动灵活,并知所变通。其组织特色是中央集权,在发最后的誓愿之前需经过多年的考验,并对宗座绝对忠诚。耶稣会会士主要从事传教、教育,并组成传教团,积极宣传反宗教改革,1556年圣罗耀拉去世后,其会士已遍布全世界。
  • 耶稣会为天主教最大的男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