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糜

词典解释

肉煮烂成糊。晋惠帝养尊处优,昏庸无知。时“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见《晋书·惠帝纪》

词典名字:

肉糜

词典发音:

ròu mí

国语辞典

肉糜 ròumí

[meat gruel] 煮烂成糊状的肉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肉粥。

《晋书·惠帝纪》:“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糜……粥也。”
陆游 《闻杜鹃戏作绝句》:“劳君树杪丁寧语,似劝飢人食肉糜。”
清 金人瑞 《甲申秋兴》诗之二:“今冬无米又无菜,何不作官食肉糜。”
邹韬奋经历》五九:“这话实际等于饥荒劝人吃肉糜!”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肉糜

  • 肉糜,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ròu mí,指肉粥。出自西晋惠帝司马衷的“老百姓既无饭吃,何不食肉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