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

词典解释

国名。在非洲东部,东南濒印度洋,陆疆邻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苏丹、乌干达、坦桑尼亚。面积58.26万平方公里。人口2 830万(1995年)。有40多个部族,主要是吉库尤人、卢奥人、卢希亚人等。居民60%信奉基督教新教,余信拜物教、伊斯兰教等。斯瓦希里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首都内罗毕。大部为高原山地,东南部为海拔1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西南部肯尼亚高原地势最高,海拔1 500~3 000米,有全国最高峰肯尼亚山,海拔5 199米。赤道横贯中部,以北半沙漠气候占优势;以南主要属热带森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多森林、草原。公元初沿海已建立对外贸易港市。7世纪,阿拉伯人到此经商和定居。15世纪末起,葡、英殖民者相继侵入。1895年沦为英国“保护地”,1920年被改为殖民地。1963年12月12日宣布独立。1964年12月12日成立肯尼亚共和国。全国85%人口从事农牧业。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薯类等;经济作物种类多,有咖啡、茶叶(产量居非洲首位)、剑麻、除虫菊、棉花、甘蔗等。养牛和捕鱼业重要。20世纪60年代后期工业发展较快,较大企业有炼油、轧钢、服装、轮胎、水泥、发电、汽车装配等厂。开采天然碱、萤石、金、金刚石等矿。出口农牧产品、石油产品、水泥、天然碱等;进口机器设备、车辆、原油、药品、化肥等。有野生动物园、植物园。旅游业发达。

词典名字:

肯尼亚

词典发音:

kěn ní yà

国语辞典

肯尼亚 Kěnníyà

[Kenya] 肯尼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东南临印度洋。面积582646平方公里,人口22397000,首都内罗毕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肯尼亚

  • 肯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enya)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
  • 全境位于热带季风区,但受其地势较高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差异大。全年最高气温为22-26℃,最低为10-14℃。
  • 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公元7世纪,非洲东南沿海地带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
  • 肯尼亚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肯尼亚政府在2030年远景规划中,将能源、基础设施和建筑业、农业、制造业、采矿业、旅游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等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 2015年10月28日,第70届联合国大会改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肯尼亚成功获选,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2018年5月2日,被亚投行批准为意向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