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徒

词典解释

《周礼·天官·冢宰》:“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贾公彦疏:“胥,有才智,为什长。徒,给使役,故一胥十徒也。”后泛指官府中供役使的人。《旧唐书·奚陟传》:“中书省故事姑息胥徒,以常在宰相左右也,陟皆以公道处之。”

词典名字:

胥徒

词典发音:

xū tú

国语辞典
本为民服徭役者。后泛指官府衙役。语本《周礼.天官.序官》:"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郑玄注:"此民给徭役者﹐若今卫士矣。胥,读如如谞,谓其有才知,为什长。"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本为民服徭役者。后泛指官府衙役。

语本《周礼·天官·序官》:“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郑玄 注:“此民给徭役者,若今卫士矣。胥,读如如諝,谓其有才知,为什长。”
南朝 梁 何逊 《早朝车子听望》诗:“胥徒纷络绎,騶御或西东。”
唐 元稹 《韩皋吏部尚书赵宗儒太常卿制》:“是以选贤与能之柄,或碍於胥徒;冠婚丧祭之仪,不行於卿士。”
宋 王禹偁 《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诗:“胥徒费簿领使客送迎。”
清 曹寅 《句容馆驿》诗:“胥徒復传舍,窣堵尚斜阳。”
章炳麟 《革命道德论》:“幕客者,其才望驾胥徒而上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胥徒

  • 胥徒,汉语词汇。
  • 拼音:xū tú,
  • 本为民服徭役者。后泛指官府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