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骨

词典解释: kuà gǔ 髋骨的通称。国语辞典注音 ㄎㄨㄚˋ ㄍㄨˇ  拼音 kuà gǔ骨盆的大骨。在軀幹下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和恥骨所組成。亦稱為「髀骨」、「髖骨」。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226页 第6卷 124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52页

词典名字:

胯骨

词典发音:

kuà gǔ

国语辞典

胯骨 kuàgǔ

[hipbone] 髋骨的通称

基本解释

胯骨[ kuà gǔ ]

⒈  骨盆的大骨。在躯干下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耻骨组成

英语hip bone

德语Hüftbein (S)​

法语os de la hanche

引证解释

⒈  髋骨的通称。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射了你们一个胯骨的也是他!”
曹禺 《日出》第三幕:“这时又传进一个乞丐声音,打着带铃的牛胯骨,唱数来宝。”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胯骨

  • 胯骨,即髋骨,在哺乳动物中,构成骨盆外侧半的向上扩展的大骨,骨盆是由两块髋骨和一块骶骨(还有尾骨)组成的。而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的,在成体这三块骨融合成一块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