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版

词典解释: jiāo bǎn 1. 印刷书籍、报刊等的胶制底版。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ㄠ ㄅㄢˇ  拼音 jiāo bǎn用骨膠、甘油、水熔合製成的印刷底版。富彈性,易於吸附色素,施壓後可滲色透印。亦稱為「真筆版」。

词典名字:

胶版

词典发音:

jiāo bǎn

国语辞典

胶版 jiāobǎn

[offset plate] 印刷书籍、报刊等的胶制底版

基本解释

胶版[ jiāo bǎn ]

⒈  用骨胶甘油、水熔合制成的印刷底版。富弹性,易于吸附色素,施压后可渗色透印。

引证解释

⒈  胶印的印刷底版。

阿英 《从清末到解放的连环图画》:“到了 民国 年代,印刷事业更趋发达,胶版、影写版、彩色版、卷筒机,这些有利的条件,促使连环图画获得新的进步。”
潘吉星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第十一章:“该本以 明和 八年(1771) 菅生堂 本为底本,照原样作胶版影印,分九册线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胶版

  • 胶版通常指照相平版,也称橡皮版。胶版分为单层版和双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