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骨

词典解释: cuì gǔ 1.软骨。常喻老人衰弱的身体或诗文单薄的内容。 2.作为食品的动物的软骨。国语辞典注音 ㄘㄨㄟˋ ㄍㄨˇ  拼音 cuì gǔ軟骨。▶ 北周.庾信〈竹杖賦〉:「疏毛抵于矰繳,被于風霜。」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231页 第6卷 124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24页

词典名字:

脆骨

词典发音:

cuì gǔ

国语辞典

脆骨 cuìgǔ

[gristle (as food)] 动物的软骨作为食品时叫脆骨

基本解释

脆骨[ cuì gǔ ]

⒈  软骨。

北周·庾信〈竹杖赋〉:「疏毛抵于矰缴,脆骨被于风霜。」

德语Knorpel (S)​

引证解释

⒈  软骨。常喻老人衰弱的身体或诗文单薄的内容。

北周 庾信 《竹杖赋》:“寒关悽愴,覊旅悲凉,疏毛抵於矰缴,脆骨被於风霜。”
柳宗元 《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世之模拟窜窃取青媲白,肥皮厚肉,柔筋脆骨而以为辞者之读之也,其大笑固宜。”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三十:“奡兀天成古所无, 涪翁 奇气得来孤,而今脆骨孱如此,枉觅《江西宗派图》。”

⒉  作为食品的动物的软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脆骨

  • cuì gǔ1、脆骨。常喻老人衰弱的身体或诗文单薄的内容;2、作为食品的动物的软骨;3、特指食物中可以食用的动物软骨部分,比如鸡龙骨突前端,猪骨的结合面;4、韩语“最高”的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