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章

词典解释: bì zhāng 佩带在衣袖(一般为左袖)上臂部分、表示身分或职务的标志。国语辞典注音 ㄅㄧˋ ㄓㄤ  拼音 bì zhāng佩帶在袖子上臂部分,以表示身分、職務的標誌,常見於軍、警、機關、學校等單位的人員。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381页 第6卷 139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5页

词典名字:

臂章

词典发音:

bì zhāng

国语辞典

臂章 bìzhāng

[armband;armlet;brassard;arm badge;shoulder emblem(patch)] 佩带在衣袖上表明身分等的标志

基本解释

臂章[ bì zhāng ]

⒈  佩带在袖子上臂部分,以表示身分、职务的标志,常见于军、警、机关、学校等单位的人员。

英语armband, armlet, shoulder emblem

法语brassard

引证解释

⒈  佩带在左袖上臂部分,用以表示身分或职务的标志。

艾青 《抬》诗:“这是一个服务队的队员灰色制服上还挂得有他的臂章。”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李阿虎 忽然想起口袋里的臂章,他连忙把臂章掏出来,穿戴到左臂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臂章

  • 臂章(shoulder patch)是警察、军人及个别职业等佩带在外衣衣袖上臂部位,表示身份、勤务等信息的标志。一般佩带在左臂,形状有盾形、长方形、菱形等,一般为电脑刺绣制品。套在袖子上的长方形臂章亦称袖章或袖标。中国人民解放军07式军服以臂章为识别军种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