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钏

词典解释: bì chuàn 1.手镯。国语辞典注音 ㄅㄧˋ ㄔㄨㄢˋ  拼音 bì chuàn古代婦女的臂飾,戴於手臂之上。▶ 唐.元稹〈估客樂〉詩:「鍮石打臂釧,糯米吹項瓔。」▶ 唐.牛嶠〈女冠子.錦江煙水〉詞:「額黃侵膩髮,臂釧透紅紗。」亦稱為「跳脫」。

词典名字:

臂钏

词典发音:

bì chuàn

国语辞典
手镯。
基本解释

臂钏[ bì chuàn ]

⒈  古代妇女的臂饰,戴于手臂之上。

唐·元稹〈估客乐〉诗:「?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
唐·牛峤〈女冠子·锦江烟水〉词:「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

引证解释

⒈  手镯。

唐 元稹 《估客乐》诗:“鍮石打臂釧,糯米吹项瓔。”
前蜀 牛峤 《女冠子》词:“额黄侵腻髮,臂釧透红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臂钏

  • 臂钏,一种套在上臂的环形首饰,特别适合于上臂滚圆修长的女性,能够表现女性上臂丰满浑圆的魅力。 西汉以后,佩戴臂环之风盛行,臂环的样式很多,有自由伸缩型的,这种臂环可以根据手臂的粗细调节环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