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词典解释: zì lǜ 1.遵循法度﹐自加约束。国语辞典注音 ㄗˋ ㄌㄩˋ  拼音 zì lǜ人能服從內在良心的規律,並能自我約束行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477页 第8卷 132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26页

词典名字:

自律

词典发音:

zì lǜ

国语辞典

自律 zìlǜ

[self-discipline] 尊循法纪,自我约束

基本解释

自律[ zì lǜ ]

⒈  人能服从内在良心的规律,并能自我约束行为。

英语self-discipline, self-regulation, autonomy (ethics)​, autonomic (physiology)​

德语Selbstdisziplin (S)​, Selbstkontrolle (S)​, autonom (Adj)​

法语autodiscipline

引证解释

⒈  遵循法度,自加约束。

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张九龄 《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
李东阳 《石公墓志铭》:“虽居官久,家无赢貲,亦以俭自律,不少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自律

  • 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