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
词典解释:
1.爱自己
2.宁愿将爱恋指向自己而不指向他人
3.对自己的幸福或利益的关心
4.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
1.自己爱护自己;自重。
《老子》:“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史记·高祖本纪》:“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 季 相,愿 季 自爱。”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僕虽騃,亦粗知自爱。”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违远日久,愿见之心甚於饥渴。冬寒,惟万倍自爱。”
2.自己喜爱。
唐 刘长卿 《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宋 苏轼 《东坡》诗:“莫嫌犖确坡头路,自爱鏗然曳杖声。”
国语辞典
◎ 自爱 zì ài
(1) [self-love]
(2) 爱自己
(3) 宁愿将爱恋指向自己而不指向他人
(4) 对自己的幸福或利益的关心
(5) [regard for oneself;self-respect]∶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
基本解释
自爱[ zì ài ]
⒈ 爱惜、尊重自己。
引《老子·第七二章》:「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
引证解释
⒈ 自己爱护自己;自重。
引《老子》:“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史记·高祖本纪》:“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 季 相,愿 季 自爱。”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僕虽騃,亦粗知自爱。”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违远日久,愿见之心甚於饥渴。冬寒,惟万倍自爱。”
⒉ 自己喜爱。
引唐 刘长卿 《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宋 苏轼 《东坡》诗:“莫嫌犖确坡头路,自爱鏗然曳杖声。”
网络解释
自爱 (汉语词语)
自爱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ì ài,指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出自《老子》:“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史记·高祖本纪》:“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仆虽騃,亦粗知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