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疏

词典解释

1.谓自求与之疏远。 《楚辞·离骚》:“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北史·李彪传》:“臣虽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

2.犹自解。 宋 苏洵 《六经论·书论》:“ 伊尹 摄位,三年而无一言以自解, 周公 为之,纷纷乎急於自疏其非篡也。”

词典名字:

自疏

词典发音:

zì shū

国语辞典
1.谓自求与之疏远。 2.犹自解。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自求与之疏远。

楚辞·离骚》:“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北史·李彪传》:“臣虽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

⒉  犹自解

苏洵六经论·书论》:“伊尹 摄位,三年而无一言以自解, 周公 为之,纷纷乎急於自疏其非篡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自疏

  • 自疏(self thinning):指同种植物或固着性动物,因种群密度而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