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死不悟

词典解释

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1.【解释】: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2.【出自】:唐·柳完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3.【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那些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最终难逃法网。

晋·葛洪《抱朴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词典名字:

至死不悟

词典发音:

zhì sǐ bù wù

国语辞典
  •  到死都不觉悟。形容顽固不化。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至死不悟

    【解释】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出处】唐·柳完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近义词】执迷不悟、至死不渝、死心塌地

    【反义词】见风使舵、随风转舵、随波逐流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网络解释

    至死不悟

  • 【成语】至死不悟
  • 【注音】zhì sǐ bù wù
  • 【解释】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