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贤

词典解释: zhì xián 1.极贤能;极有贤德。 2.犹大贤。指极有贤德的人。国语辞典注音 ㄓˋ ㄒㄧㄢˊ  拼音 zhì xián相反詞: 至愚大賢,極為賢能。▶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臣聞之,隱而顯,近而結,維至賢耳。」▶ 《史記.卷九四.田儋傳》:「田橫之高節,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

词典名字:

至贤

词典发音:

zhì xián

国语辞典
1.极贤能;极有贤德。 2.犹大贤。指极有贤德的人。
基本解释

至贤[ zhì xián ]

⒈  大贤,极为贤能。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臣闻之,隐而显,近而结,维至贤耳。」
《史记·卷九四·田儋传》:「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

至愚

引证解释

⒈  极贤能;极有贤德。

《荀子·正论》:“故至贤畴四海, 汤 武 是也。”
畴,通“寿”,保有。 《韩诗外传》卷三:“高明至贤,志行全成,湛我以道,説我以仁,变化我行,昭明我,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儒者以 汤 武 为至贤大圣也,以为全道究义尽美者,故列之 尧 舜 之谓圣王如法则之。”

⒉  犹大贤。指极有贤德的人。

《史记·田儋列传论》:“田横 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 横 死,岂非至贤!”
《孔子家语·王言解》:“所谓天下之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至贤

  • 至贤,汉语词语,极贤能;极有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