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孝

词典解释: jié xiào1.贞节和孝顺。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ㄝˊ ㄒㄧㄠˋ  拼音 jié xiào有節操、有孝行的人。▶ 《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明日要到王父母那裡領先嬸母舉節孝的坊牌子,順便交個錢糧。」

词典名字:

节孝

词典发音:

jié xiào

国语辞典
贞节和孝顺。
基本解释

节孝[ jié xiào ]

⒈  有节操、有孝行的人。

《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明日要到王父母那里领先婶母举节孝的坊牌子,顺便交个钱粮。」

引证解释

⒈  贞节和孝顺。

清 刘大櫆 《方节母传》:“余观女妇之以节孝著闻,惟 新安 为尤。”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 武相公 老太太节孝的事,你作速办妥了,以便备文申详。”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节孝

  • 宋代以至明清,特别重视节孝,家族中出了节妇孝子,是全家族的光荣,因此,很多家谱在首卷都立节孝一章。
  • 旧时封建统治阶级为旌表节孝妇女,为其设立祠堂,称为节孝祠。清代在各省﹑府﹑州﹑县各建节孝祠一所,祠外建大坊,凡节孝妇女由官府奏准旌表的都入祀其中,春秋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