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

词典解释: bā jiāo又称“甘蕉”。单子叶植物,科。多年生草本。叶长圆形,很大,翠绿色,有光泽。花红褐或紫色。果实像香蕉。原产日本和中国台湾。叶纤维可织布。根、茎、叶、花可供药用。国语辞典注音 ㄅㄚ ㄐㄧㄠ  拼音 bā jiāo植物名。科屬,多年生草本。葉大色綠,長橢圓形。夏日開淡黃色不整齊花。果實亦稱為「」,肉質肥大,氣味香甜。產於亞熱帶地區,與熱帶所產的香蕉形似而實不同。或稱為「巴蕉」、「芭苴」、「天芭」、「甘蕉」。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833页 第9卷 316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8页

词典名字:

芭蕉

词典发音:

bā jiāo

国语辞典

芭蕉 bājiāo

[banana] 芭蕉属( Musa )多年生的几种树状的草本植物,叶子很大,果实像香蕉,可以吃

基本解释

芭蕉[ bā jiāo ]

⒈  植物名。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草本。叶大色绿,长椭圆形。夏日开淡黄色不整齐花。果实也称为「芭蕉」,肉质肥大,气味香甜。产于亚热带地区,与热带所产的香蕉形似而实不同。

英语Japanese banana (Musa basjoo)​

德语Faserbanane, Zwergbanane (Musa basjoo)​

法语musa basjoo, bananier du Japon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宽大,花白色,果实跟香蕉相似,可以吃。原产 日本 琉球群岛 和我国 台湾。秦岭、淮河 以南常栽培供观赏。

韦应物 《闲居寄诸弟》诗:“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李清照 《添字丑奴儿》词:“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清 孙枝蔚 《新居》诗:“最爱芭蕉緑,宜栽野老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芭蕉 (芭蕉属植物)

  • 芭蕉(学名:Musa basjoo Siebold),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琉球群岛,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 植株高2.5-4米。叶片长圆形,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长达30 厘米。花序顶生,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约10-16朵,排成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厘米,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顶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厘米,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毫米。
  • 叶纤维为芭蕉布(称蕉葛)的原料,亦为造纸原料,假茎煎服功能解热,假茎、叶利尿(治水肿,肛胀),花干燥后煎服治脑溢血,根与生姜、甘草一起煎服,可治淋症及消渴症,根治感冒、胃痛及腹痛。
  • 概述图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