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圈

词典解释: huā quān 用鲜花或纸花等扎成的圆形的祭奠物品:献~。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ㄚ ㄑㄩㄢ  拼音 huā quān1. 以鮮花或紙花紮成圓圈,用於誌慶或喪禮弔唁。2. 國畫中以筆圈的梅花瓣稱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814页 第9卷 297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55页

词典名字:

花圈

词典发音:

huā quān

国语辞典

花圈 huāquān

[wreath;garland] 鲜花或人造花扎成的轮圈,用于吊唁仪式

基本解释

花圈[ huā quān ]

⒈  以鲜花或纸花扎成圆圈,用于志庆或丧礼吊唁。

⒉  国画中以笔圈的梅花瓣称为「花圈」。

英语wreath, garland

德语Gebinde (S)​, Kranz (S)​

法语couronne de fleurs

引证解释

⒈  以鲜花或纸花扎成环状用以庆吊的物品。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摹仿文明形式,花圈雪服,贺自由之结婚……小説之影响於社会者又如是。”
柳亚子黄花岗献花圈》诗序:“七日晨献花圈于 黄花岗 七十二烈士遗冢。”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花圈

  • 用鲜花或者纸花等扎成的环形的祭奠物品,献给死者表示哀悼与纪念。花圈的“发源地”据说在希腊,古希腊把花圈称为“斯吉芳诺思”,是装饰神像的“圣物”。教堂中的祭司后来也戴起花圈来,花圈传播到各地后就不一再地是教堂专用的饰物了。古代西欧曾用花圈作为奖品颁发给凯旋的战士和运动场上的优胜者。印度和缅甸,至今还保留着用蔷薇花做成的花环给贵宾戴上以表敬意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