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面

词典解释: huā miàn 1.如花的脸。形容女子貌美。 2.戏曲角色。净的俗称。如净曰大,副净曰二,丑曰小。又称"花脸"。 3.指有疤痕或斑点的脸。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ㄚ ㄇㄧㄢˋ  拼音 huā miàn1. 形容女子貌美如花。▶ 唐.李商隱〈寄贈小樊〉詩:「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或作「花顏」。2. 形容女子的化妝。▶ 唐.徐昌圖〈木蘭花〉詩:「漢宮學梅妝,謝女雪詩栽柳絮。」3. 傳統戲曲人物腳色行當中淨角的俗稱。見「花臉」條。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809页 第9卷 292

词典名字:

花面

词典发音:

huā miàn

国语辞典
1.如花的脸。形容女子貌美。 2.戏曲角色。净的俗称。如净曰大花面,副净曰二花面,丑曰小花面。又称"花脸"。 3.指有疤痕或斑点的脸。
基本解释

花面[ huā miàn ]

⒈  形容女子貌美如花。唐·李商隐〈寄赠小樊〉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也作「花颜」。

⒉  形容女子的化妆。

唐·徐昌图〈木兰花〉诗:「汉宫花面学梅妆,谢女雪诗栽柳絮。」

⒊  传统戏曲人物脚色行当中净角的俗称。参见「花脸」条。

引证解释

⒈  如花的脸。形容女子貌美。

唐 李端 《春游乐》诗之一:“褰裳露草,理鬢回花面。”
唐 刘禹锡 《寄赠小樊》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清 洪昇 《长生殿·窥浴》:“自小生来貌天然,花面,宫娥队里我为先。”

⒉  戏曲角色。净的俗称。如净曰大花面,副净曰二花面,丑曰小花面。又称“花脸”。参见“花脸”。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花面衝场,正生避席非关倒置梨园,祇为从来雅尚。”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极粗极俗之语,未尝不入填词,但宜从脚色起见。如在花面口中,则惟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便宜斟酌其词。”
许杰 《看木头戏记》:“舞台的中间,也正有一个癞痢头和另外一个花面英雄,在打架。”

⒊  指有疤痕或斑点的脸。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花面村郎,花面村郎,蛇皮俗子,眼睁睁立换胞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花面

  • 古代妇女以花纹饰面,称“花面”。古代不少诗词都提到这种化妆,后来演变为戏剧的脸谱,“花面”随之成为脸谱中的一种,例如古老粤剧说大花面,就是全脸涂成白色。演大花面的往往是老奸巨猾的角色,比如三国时的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