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功

词典解释: kǔ gōng 刻苦的功夫: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不可。国语辞典注音 ㄎㄨˇ ㄍㄨㄥ  拼音 kǔ gōng辛勞刻苦的功夫。▶ 《紅樓夢.第七三回》:「雖閒時也曾遍閱,不過一時之興,隨看隨忘,未下夫,如何記得?」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835页 第9卷 31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49页

词典名字:

苦功

词典发音:

kǔ gōng

国语辞典

苦功 kǔgōng

[painstaking efforts] 刻苦的功夫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基本解释

苦功[ kǔ gōng ]

⒈  辛劳刻苦的功夫。

《红楼梦·第七三回》:「虽闲时也曾遍阅,不过一时之兴,随看随忘,未下苦功夫,如何记得?」

英语hard work, laborious effort, painstaking work

德语schwere Arbeit, große Anstrengung (S)​

法语travail acharné, effort laborieux, travail minutieux

引证解释

⒈  刻苦用功。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这样乡村地面,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⒉  刻苦的功夫。

瞿秋白 《乱弹·谈谈<三人行>》:“要好好的勤恳的忍耐的下一番苦功,往上爬总有一天出头的日子。”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一番苦功不可。”

⒊  指粗工艺,对良功而言。苦,通盬。

周礼·天官·典枲》:“典枲掌布緦缕紵之麻草之物……及献功,受苦功。”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苦功,谓麻功布紵。”
贾公彦 疏:“苦功,谓麻功,为盬麤之功。”
孙诒让 正义:“先郑 以麻功麤於丝功,故谓之苦功;对典丝,丝功为良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苦功

  • 苦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ǔ gōng,指刻苦踏实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