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

词典解释: yīng liè 1.丰伟的功业。 2.刚烈;勇猛。 3.犹壮烈。勇敢而有气节。 4.指为正义事业或民族﹑国家利益而献身的烈士。国语辞典注音 ㄧㄥ ㄌㄧㄝˋ  拼音 yīng liè英雄偉烈。▶ 如:「千秋」、「滿門」。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860页 第9卷 34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559页

词典名字:

英烈

词典发音:

yīng liè

国语辞典

英烈 yīngliè

(1) [heroic]∶英勇刚烈

英烈女子

(2) [victim]∶英勇牺牲的烈士

学习英烈们的革命精神

(3) [immortal feats]∶卓越的功绩

基本解释

英烈[ yīng liè ]

⒈  英雄伟烈。

如:「英烈千秋」、「满门英烈」。

引证解释

⒈  丰伟的功业。

唐 张说 《姚文贞神道碑》:“有詔掌文之官,记事盛德之老,铭功将以宠,宗臣扬英烈。”
李白 《赠张相镐》诗之二:“英烈貽厥孙,百代神犹王。”
清 赵翼 《古诗》之十三:“惟有古贤杰,身去留其神,或文采映发,或英烈炳麟。”

⒉  刚烈;勇猛。

宋 苏轼 《次韵章传道喜雨》:“常山 山神信英烈,撝驾雷公訶雷母。”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太宗 有骏马曰‘师子驄’,极猛悍, 太宗 亲控驭之,不能驯。 则天 时侍侧,曰:‘惟妾能制之。’……由此观之,其英烈猛厉之气,亦自发露,特 太宗 不之觉耳。”
清 赵翼 《古诗》之四:“五行性各殊,惟火最英烈。”

⒊  犹壮烈。勇敢而有气节。

清 刘大櫆 《乡饮宾金君传》:“长洪 字 师林,少从塾师读书,闻先生述古孝义长者英烈之事,窃听常罔倦。”
董必武 《武昌东湖九女墩》诗:“羣众最怜英烈女,口碑传出足千秋。”
欧阳山 《三家巷》三十:“仁哥 死得英烈,你们就是大家的亲娘,亲嫂子,生活不用担忧!”

⒋  指为正义事业或民族、国家利益而献身的烈士。

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两周年对时局宣言》:“中共中央谨向我民族英烈致沉痛的哀悼!”
刘白羽 《歌唱李仁杰》诗:“革命英烈 李仁杰,虽死如生笑盈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英烈

  • 为正义事业不断奋斗而做出牺牲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