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

词典解释: qiàn cǎo 又称“红丝线”。科。多年生草本。根鲜红色,细长如丝。茎方形,有倒生钩毛。每节常轮生四叶,叶心脏形。秋季开黄白色小花。浆果近球形,紫黑色。生于山野草丛中,中国长江和黄河流域都有分布。根含茜素,可作红色染料;又可入药。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ㄢˋ ㄘㄠˇ  拼音 qiàn cǎo植物名。科屬,多年生草本、蔓性植物。莖方形,有逆刺。葉心臟形或長卵形,也生逆刺。秋季開穗狀花,花後結黑色球狀果實。根黃赤色,可做紅色染料,也可入藥,有活血、止血、解毒等功能。亦稱為「過山龍」。 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39页

词典名字:

茜草

词典发音:

xī cǎo

国语辞典

茜草 qiàncǎo

(1) [Indian madder]∶同“茜 1 ”

(2) [madder]∶指茜草属( Rubia )的几种草本植物中的任何一种

(3) [root of Indian madder]∶中药名。别名活血草。为茜草的根及根茎。苦,寒。入肝经。凉血止血,行血活络,祛痰止咳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茜草

  • 茜草:茜草属植物
  • 茜草: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