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

词典解释

亦称“草蔻”。姜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叶互生,两列,叶片条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边缘被毛;叶舌长5~8毫米,外被粗毛。总状花序,花序轴被粗毛。春夏开花,花白色,有淡紫红色斑点。果球形,金黄色。生于山坡或山地林中。产于中国广东、广西。种子入药,性温、味辛,功能燥湿、健脾、暖胃、止呕,主治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嗳气呕逆等症。

词典名字:

草豆蔻

词典发音:

cǎo dòu kòu

国语辞典
1.亦称"草果"。 2.植物名。对肉豆蔻而言。多年生草本,种子可入药。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称“草果”。植物名。对肉豆蔻而言。多年生草本,种子可入药。参阅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豆蔻》。

通志·昆虫草木二》:“豆蔻曰草果,亦曰草豆蔻。苗叶似山薑杜若辈,根似高良薑,花作穗,可爱。故 杜牧 云:‘豆蔻梢头二月春。’南人亦採其花淹藏,以当果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草豆蔻

  • 草豆蔻,中药名。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