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补

词典解释

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宋 苏轼 《太皇太后赐门下手诏》:“永维临御之始,尝敕有司,荫补私亲,旧无定限。”《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詔更荫补法:长子不限年,餘子孙年过十五、弟姪年过二十乃得荫。”

词典名字:

荫补

词典发音:

yīn bǔ

国语辞典
犹荫叙。谓因先世荫庇补官。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

宋 苏轼 《太皇太后门下手诏》:“永维临御之始,尝敕有司,荫补私亲,旧无定限。”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詔更荫补法:长子限年,餘子孙年过十五、弟姪年过二十乃得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荫补

  • yìn bǔ ㄧㄣˋ ㄅㄨˇ 荫补(荫补)
  • 犹荫叙。谓因先世荫庇补官。《新唐书·韦武传》:“年十一,荫补右千牛,累迁 长安 丞。” 宋 苏轼 《郊祀奏议》:“自后妃以下至文武官,皆得荫补亲属,非 周 礼也。”《续文献通考·选举七》:“后世荫补法行,或曰显官必公卿子弟为之,以幼习其业,熟朝廷台阁之议;或曰骄骜不通古今,无益于民,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皆偏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