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

词典解释


荷兰(Holland)。尼德兰历史区域。12世纪为神圣罗马帝国采邑。16世纪后期成为联省共和国的组成部分。由于该地区在联省共和国中经济和政治地位重要,联省共和国也被称为荷兰共和国,简称荷兰。
荷兰(Nederland)。即“尼德兰”。欧洲西部国家。西、北两面临北海,东同德国、南同比利时为邻。面积4.15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海)。人口1 550万(1995年),90%是荷兰人。居民多信天主教或基督教新教。城市化率89%。荷兰语为官方用语。首都阿姆斯特丹,政府所在地海牙。全境均为低地,三分之一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土地低于海面,靠堤坝及排水防止水淹。河流密布。南部由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三角洲连接而成。温带阔叶林气候,冬温夏凉。年降水量650~700毫米。矿藏有天然气和石油。1463年正式建国,16世纪初受西班牙统治。1566—1568年掀起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579年北部七省联合,1581年正式成立联省共和国(亦称荷兰共和国)。17世纪是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18世纪后,殖民体系逐渐瓦解。1795年法军入侵,1806年在法国统治下成立荷兰王国。1814年拿破仑失败后,1815年同比利时成立联合王国。1830年比利时脱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法西斯德国侵占,战后恢复独立。世袭的君主立宪王国。经济发达。工业以食品、化学、钢铁、有色冶金、天然气开采、炼油、造船、电子等为主,原料和销售市场主要依靠国外。是世界主要肉、蛋、乳品出口国之一和世界最大花卉出口国,也是西欧主要天然气出口国。渔业在经济中亦占重要地位。是欧洲大陆重要交通枢纽,转口贸易在外贸中有较大比重。主要种植马铃薯、小麦和甜菜,还有水果、花卉和蔬菜等。粮食和饲料依靠进口。旅游业发达。

词典名字:

荷兰

词典发音:

hé lán

国语辞典

荷兰 Hélán

[the Netherlands] 在欧洲西部,面积41863平方公里,人口1493.4万(1990),首都阿姆斯特丹。荷兰王国政府所在地海牙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荷兰

  • 尼德兰王国(荷兰语: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简称尼德兰(荷兰语:Nederland),因其北荷兰省(Noord-Holland)和南荷兰省(Zuid-Holland)最为出名,故又称荷兰(Holland),是由尼德兰、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4个构成国组成的君主立宪制的复合国,是以尼德兰本土为核心的主权国家。荷兰政府的权力仅限于国防、外交、国籍和引渡,除了上述权力以外,各构成国皆有完全的自主权和自治权。
  • 荷兰在1648年以前先后受到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的统治,1581年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荷兰共和国),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其独立,并在17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1815年成立王国,1848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 荷兰是世界有名的低地国家,本土设12个省,下设443个市镇。首都设在阿姆斯特丹,但是其中央政府、国王居住办公地、所有的政府机关与外国使馆、最高法院和许多组织都在海牙。国土总面积41864平方千米,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著名的亚欧大陆桥的欧洲始发点,与德国、比利时接壤。还是欧盟和北约创始国之一,也是申根公约、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 荷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在对待毒品、性交易和堕胎的法律是全世界是最为自由化的。荷兰是全球第一个同性婚姻与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