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毗

词典解释: tú pí 1.同"茶毗"。国语辞典注音 ㄊㄨˊ ㄆㄧˊ  拼音 tú pí梵語 Jhapita的音譯。意為火葬。見「茶毗」條。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939页 第9卷 422

词典名字:

荼毗

词典发音:

tú pí

国语辞典

荼毗 túpí

[印度古巴利语 Jhpeti] 佛教用语;指僧人死后火化

基本解释

荼毗[ tú pí ]

⒈  梵语 Jhapita的音译。意为火葬。参见「茶毗」条。

引证解释

⒈  同“茶毗”。

宋濂住持净慈禅寺孤峰德公塔铭》:“吾殁后,当遵佛制,付之荼毗,勿令四众衣麻而哭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人回来説:‘三日之前,寺中师徒已把他荼毗了。’--説话的,怎么叫做‘荼毗’?看官,这就是僧家西方的説话,又有叫得‘闍维’的,总是我们华言‘火化’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荼毗

  • 荼毗,二字是梵语的发音,又有写成“阇鼻多”(du bi duo)。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焚烧。但是这个焚烧,不是一般所说的焚烧木柴,焚烧垃圾。而主要是指:火葬。尤其指僧人死后的火葬,称之为荼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