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原

词典解释: mǎng yuán 草木茂盛的原野:千里。国语辞典注音 ㄇㄤˇ ㄩㄢˊ  拼音 mǎng yuán地理學上指一種以高草為主,中雜灌木和疏林的植物群落。▶ 如:「巴西高原上,分布甚廣,因當地地理情況不同,景觀略有差異。」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930页 第9卷 41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74页

词典名字:

莽原

词典发音:

mǎng yuán

国语辞典

莽原 mǎngyuán

[wilderness overgrown with grass] 草长得繁密茂盛的原野

基本解释

莽原[ mǎng yuán ]

⒈  地理学上指一种以高草为主,中杂灌木疏林植物群落

如:「巴西高原上,莽原分布甚广,因当地地理情况不同,景观略有差异。」

德语Wildness mit Gras überwachsener Ort (S)​

法语vaste plaine steppique

引证解释

⒈  草长得很茂盛的原野。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万里莽原,千里荒漠,在我们的眼中无不变得温和。”
秦牧 《莽原语丝》:“有时驱车百里,见到的村落和市镇也并不多,总是莽原、莽原、莽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莽原 (鲁迅主编杂志)

  • 《莽原》杂志于1926年1月10日在北京创刊,鲁迅主编,是鲁迅编辑过的刊物中最早的一种。该刊1925年4月在北京初刊时,为周刊,附于《京报》发行,共出32期,1926年1月改为半月刊,单独出版,共出48期,1927年12月《莽原》半月刊出至第2卷第24期停刊。
  • 莽原 (汉语词汇)

  • 莽原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草长得繁密茂盛的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