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裘

词典解释: tù qiú (tú-) : 古地名,地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左传·隐公十一年》:“使营,吾将老焉。”后因以称告老退隐的居处:买屋数间聊作戏,岂知真用作。国语辞典注音 ㄊㄨˋ ㄑㄧㄡˊ  拼音 tù qiú城市名。春秋時魯邑,在今山東省泗水縣北。魯隱公嘗有「使營,吾將老焉」之語。見《左傳.隱公十一年》。後遂以比喻退休養老的地方。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964页 第9卷 447

词典名字:

菟裘

词典发音:

tú qiú

国语辞典
1.地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左传.隐公十一年》:"羽父请杀桓公,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后因以称告老退隐的居处。
基本解释

菟裘[ tù qiú ]

⒈  城市名。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北。鲁隐公尝有「使营菟裘,吾将老焉」之语。见《左传·隐公十一年》。后遂以菟裘比喻退休养老的地方。

德语Tuqiu (Eig, Fam)​

引证解释

⒈  地名。在今 山东省 泗水县。

《左传·隐公十一年》:“羽父 请杀 桓公,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 菟裘,吾将老焉。”
后因以称告老退隐的居处。 宋 陆游 《暮秋遣兴》诗:“买屋数间聊作戏,岂知真用作菟裘。”
耶律楚材 《过燕京和陈秀玉韵》之四:“自料荒疏弃物菟裘归计封留。”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九:“谅无 郗嘉宾,为我谋菟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菟裘

  • 【词目】菟裘
  • 【拼音】tú qiú
  • 【解释】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东南楼德镇。后世因称士大夫告老退隐的处所为“菟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