菥蓂

词典解释

即“遏蓝菜”。

词典名字:

菥蓂

词典发音:

xī míng

国语辞典

菥蓂 xīmì

[Herba thlaspis] 一年生草本植物,直立茎,叶呈长椭圆形,总状花序,开白色小花。植株均可入药,起清热解毒作用,种子有袪风去湿作用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荠菜的一种,茎梗上有毛。十字花科遏蓝菜属植物。种子或全草入药,嫩苗作野菜。

张衡 《南都赋》:“若其园圃,则有……菥蓂、芋瓜。”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菥蓂》:“薺与菥蓂,一物也,但分大小二种耳。小者为薺,大者为菥蓂。”
清 曹寅 《和孙子鱼食荠诗寄二弟》:“赋形同菥蓂,聚族异芜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菥蓂 (植物)

  • 菥蓂(pennycress),一年生草本,高9-60厘米,无毛;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具棱。基生叶倒卵状长圆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顶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抱茎,两侧箭形,边缘具疏齿;叶柄长1-3厘米。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花梗细,长5-10毫米;萼片直立,卵形,长约2毫米,顶端圆钝;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2-4毫米,顶端圆钝或微凹。
  • 全草可入药,具有清肝明目,清热利尿等功效,主治肾炎、子宫内膜炎。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