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麦

词典解释: shū mài 1.豆与麦。 2.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国语辞典注音 ㄕㄨˊ ㄇㄞˋ  拼音 shú mài豆與麥。比喻容易分別的東西。▶ 《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 《三國志.卷四○.蜀書.彭羕傳》:「先民有言,左手據天下之圖,右手刎咽喉,愚夫不為也。況僕頗別菽麥者哉!」

词典名字:

菽麦

词典发音:

shū mài

国语辞典
1.豆与麦。 2.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
基本解释

菽麦[ shú mài ]

⒈  豆与麦。比喻容易分别的东西。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
《三国志·卷四〇·蜀书·彭羕传》:「先民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咽喉,愚夫不为也。况仆颇别菽麦者哉!」

引证解释

⒈  豆与麦。

《诗·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礼记·内则》:“饘酏酒醴芼羹菽麦。”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松柏无完枝,菽麦断萌蘖。”

⒉  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 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
《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愚夫不为也,况僕颇别菽麦者哉!”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菽麦

  • 菽麦,读音为shū mài,汉语词汇。出自《诗经》,本意是豆与麦,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今有成语“不辨菽麦”。